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测算,1月美元指数大幅贬值,较去年12月末贬值3.40%。在同一时期内,欧元对美元汇率升值3.44%,美元对日元汇率贬值3.11%。综合考虑主要货币对美元的大幅升值,我国外储规模的估值明显上升。
“但与此同时,1月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去年12月末的2.40%大幅升至2.72%,导致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价格下降,外储账面价值有所损失。”温彬认为,上述两个原因相互抵消后,估值效应仍然导致外储规模增长。
从国内因素看,银行结售汇对外储规模增长形成较强支撑。温彬称,1月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3.16%,有助于维持结售汇顺差。但与此同时,我国进出口差额达到2年内的较高水平,贸易对外储规模增长的支撑较上月减弱。
回顾2017年2月份以来,我国外储余额已经连续12个月回升。据上证报记者统计,这12个月我国外储累计增加1564亿美元。
外储规模连续小幅上升,与我国宏观经济健康平稳,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中有升不无关系。

同时,市场主体涉外交易行为更趋稳定。2017年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结汇均呈现增长态势,跨境融资继续平稳增加,对外投资、个人购汇有序回落。而且,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值6.2%,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编制的CFETS人民币篮子汇率指数上涨0.02%。对于下一阶段,上述外汇局负责人展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进行,经济基本面有望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全球经济同步复苏,全球主要央行将逐步收紧货币政策。在基本面因素的推动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将更趋平衡,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特征将更加明显。在国内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外储规模将保持总体稳定。
“美元汇率已经跌至阶段性低点,反弹回升后将削弱估值效应,预示着人民币预期的远期净结汇的逆差在逐渐扩大,因此,未来外储规模还要重点关注对外贸易的影响。”温彬提醒。
潘功胜在日前发表的文章中传递出下一阶段外汇管理部门对待外储的态度。文章提到,在管理目标上,理性看待外汇储备增减,更强调在高水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基础上,实现国际收支动态平衡。
文章还指出,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能力建设。一是继续加强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跨境资本流动政策的协调配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充分发挥外汇储备保障对外支付、维护汇率稳定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等作用。二是进一步加强投资能力建设,不断优化货币和资产结构,在保证安全和流动的基础上实现保值增值。三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等重大对外战略,统筹开展多元化运用,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向纵深发展。
远东贵金属首发最精准的黄金行情分析,<黄金交易投资开户>www.fe062.com,转载请注明出处.投资严格止损,行情仅供参考!